昆明学院关工委推荐征文作品《熠熠红烛守初心,耄耋矢志担使命》入选教育部委2022年“读懂中国”最佳征文。

2022年12月22日 14:56
浏览

我校人文学院段国庆同学的作品《熠熠红烛守初心,耄耋矢志担使命》入选教育部关工委2022年“读懂中国”最佳征文。

在此次作品征集活动中,由昆明学院关工委和人文学院共同选送的4篇征文、1个微视频均获得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2022“读懂中国”表彰,分别荣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人文学院段国庆同学的一等奖征文作品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教育部关工委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评选。




                                                      熠熠红烛守初心,耄耋矢志担使命

                                                             —记昆明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曾汝弟

在云岭大地关心下一代的园地里,有这样一位老党员、老干部和老教师。他矢志不渝,四十余年接访青少年及家长咨询,似蜡炬样燃烧自身;他不忘初心,举办讲座2000余场,受益听众30余万人,如呼吸般未曾怠慢;他牢记使命,夙兴夜寐,挑灯著述,成为改革开放后家庭教育的拓荒者,他就是昆明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曾汝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拳拳叮嘱师之心,殷殷铭记学子情

谈起通过书信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的往事,曾老师回忆起早年担任中学校长时,学校对三名违纪学生予以校纪处分。他担心学生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决定亲笔给学生写信进行疏导。“每一封信,我尽量避免陈腐的说教,以朋友的语气跟孩子来交谈。信中许多富有感情的话,面对面是不好讲的。”见到校长的亲笔信,学生们消除了迷惘的情绪,下定了改过的决心。

自此,曾老师觉察到写信是帮助学生开展心理疏导、矫正人生航向的有效方式,便一发不可收。随后,曾老师在《云南教育》《云南科技报》等报刊开辟了“悄悄话信箱”栏目,专门为中学生释疑解惑。在那通讯不便的年代,鸿雁传书,帮助数以百计的学生走出人生低谷。如今,保存在书柜里几百封泛黄的书信,真切记载着曾老师帮助省内外学生感人至深的成长故事。

给曾老师的信,烦恼各异。有诉说与父母关系不和、人际关系烦恼的;有与同学相处不洽、青春期困惑的;有反映社会问题、个人前途的;还有表达经济困难的。在这些“求救信”中,有一名学生写道:“我中考失利,每晚泪湿了枕巾,几次拿起安眠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信的末尾写下:“我命运如何,就看您回信的快慢了。”“您可知道,我每天都在望着天上的鸿雁啊!”在曾老师春风化雨的心理疏导下,这名同学最终从落榜哀怨中走了出来,放弃轻生之念,通过复读,第二年如愿高中。

曾老师说:“读着一封封来自四面八方沉甸甸的信,听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呼喊,流泪的不仅是我的眼,更是我的心!为了不让‘每天都在望着天上的鸿雁’的孩子失望,为了不因我‘回信的动作慢’而让孩子们的命运发生不测,我常常深更半夜挑灯给他们写回信,常常跑几公里到市区的邮局给他们寄信和给有困难的孩子汇款。”

红烛一生明似昼,照亮万家暖如春

常年帮助青少年走出困境的经历,使曾老师深深感悟到“孩子教育的好坏关系着家庭的悲欢苦乐。养儿育女就像栽种果树,收获的无论是酸果、涩果、苦果、甜果,都是家长‘自食其果’。”“很多家长,有望子成龙之心,缺少教子成龙之法。”

曾老师从1979年开始投身家庭教育研究。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举办“家长学校”、“昆明市青少年发展论坛”。1983年出版云南省第一本家庭教育专著《愿你的孩子成才》。为家长、教师和学生作专题讲座2000余场,足迹遍布云南省地州市中小学,直接听众达十多万人次。参与了十余本青少年心理健康读物的编写,是多家报刊的特约专栏作者,在国内外发表了二百余万字的著述。

不知疲倦的工作,耗费了曾老师多少心力?乐以忘忧的奔忙,夺去了曾老师多少青丝?与之共事的同事说:“曾老师实际上是一个多病的老师,他每次讲座的时候,都要含着红参来讲座。在外面生龙活虎,回到家,他就躺倒了”。朝夕相伴的妻子说:“像他写作的艰辛,那就没办法说了。拼命的苦,有一次最突出的,他已经是肠出血了,他瞒着我不说。想好的写作怎能不写?认定了一样是不要命的,还是一心一意的,他的家庭教育。”

不悔人生桑榆晚,映日桃李芳满园

毛泽东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曾老师倾其一生,实践其言,他说:“人说大手拉小手,我说老手拉小手。用长满老年斑的手,带着孩子往前走”。曾老师帮助了成百上千的青少年消除心理障碍、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创造了通过书信交流做青少年心理疏导工作的有效方法;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拓家庭教育事业的创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曾汝第老师坚持不懈研究和宣传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在云岭大地上,关心下一代的园地里,到处都有他耕耘的身影。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以“只要残烛还在,就要燃烧”的信念坚守初心,以“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挥鞭自奋蹄”的豪情担当使命,以“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行动践行老党员的誓言。有道是:

流年似水芳华逝  两鬓凝霜谱心语

甘作灯烛燃身尽  矢志护花化春泥  

采访接近尾声,曾老师说:“正确的教育培养人、造福人、成就人;错误的教育折磨人、贻误人、摧残人。”在他身上,党员初心是风雨兼程,历久弥坚;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融融春风。身为时代新人的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2009-2011 Kunming University 昆明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滇ICP备15002642号-1 云教ICP备1105008号 公安备案号53019102000011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新路2号 邮政编码:650214